首页/主页 > 新闻 > 市场 > / 从量化交易到计算机辅助交易
从量化交易到计算机辅助交易
2025-06-10 18:47

  

从量化交易到计算机辅助交易

  量化交易是资本市场近期的热门话题,一种观点认为:量化交易严重扰乱了市场,破坏了交易公平性,是造成市场低迷的罪魁祸首之一。量化交易究竟有何过错,以致招来如此多的非议。其实大多数投资者曲解了量化交易的含义,对量化交易、程序化交易、极速交易等概念的认知也较为模糊。本文将深入解读上述概念,揭开量化交易的神秘面纱,而关于量化交易的种种非议,也将真相大白。

  量化交易、程序化交易、极速交易、高频交易、算法交易都是常见的证券交易方式,它们有一定相似性又有显著的区别,容易引起困惑,其共同特征是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完成交易,我们将其统称为计算机辅助交易。计算机辅助交易是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产物,其执行效率远超传统的指令交易,有助于为证券市场提供流动性,促进价格发现。

  遗憾的是,不仅大多数投资者对计算机辅助交易缺乏必要了解,很多证券从业人员对其认知也较为笼统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各类计算机辅助交易的业务逻辑。

  量化交易是指借助数学模型进行投资分析(如图1所示)。从事量化交易需要以下资源。

  首先,量化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、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,将各项投资要素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。例如股票的价格、成交量、换手率、波动率、市盈率等,都属于投资要素,量化分析模型的实质是处理投资要素之间的关系。在实操中,量化分析模型需要编写程序来实现,借助数学算法,对投资要素的历史值做回归分析,预测未来走势。

  其次,海量历史数据,即各项投资要素的历史值。历史数据体量巨大,无法手工处理,实操中需要编写程序进行数据采集、清洗、转换,为量化分析模型提供数据源。

  最后,公开的、成熟的数学算法是指对投资要素的历史值进行分析的算法,例如线性回归、随机森林、支持向量机等经典机器学习算法,都是量化交易实操中常用的算法。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,包括深度学习在内的各种AI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量化交易中。

  量化交易的过程是在本地计算机环境完成的,其输出结果用于投资参考,而非直接报送交易订单,因此“限制量化交易”“禁止量化交易”等说法完全是荒诞且不可行的,因为你无法限制投资者使用本地计算机做投资分析,更无法对其实时监控。

  量化交易对计算机的依赖表现在两方面:一是需要编写程序来处理海量历史数据;二是需要编写程序来实现量化分析模型。获取历史数据需要投入一定成本,而编写程序需要扎实的软件开发技能,同时,还需要深入理解数学算法,因此量化交易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,普通投资者难以涉足。

  程序化交易是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投资决策并自动报送交易订单。在实操中,证券公司的机构交易系统提供程序开发环境,投资者可自行编写交易程序,程序实时获取盘口、行情、资讯等信息,按照预设逻辑进行分析计算并做出交易决策,以程序化的方式,向集中交易系统报送交易订单。程序化交易从分析到决策,再到订单报送,都是由程序自动完成的(如图2所示)。

  程序化交易同样具有较高的参与门槛,需要具备如下条件:一是提供客户化编程功能的机构交易系统;二是自行编写交易程序;三是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实时行情和资讯。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不具备上述条件,机构交易系统通常只向特定投资机构开放,程序编写需要较强的软件开发技能,格式化的实时行情和资讯也需要投入相当的成本。

  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都需要编写程序,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,但在业务逻辑上,它们有着显著区别。量化交易用计算机做投资分析,但交易订单报送未必通过计算机进行,也可以手工执行。而程序化交易从分析到决策,再到订单报送,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并不矛盾,量化交易既可以用程序化的方式,也可以用手工指令方式报送订单。

  程序化交易使用计算机报送订单,其执行速度远超过指令交易,从而获得了套利机会,因此近段时间来,饱受舆论抨击的“量化交易”,实际上是指程序化交易。遗憾的是,很多媒体曲解了量化交易的含义,错把量化交易当成发泄对象,又有不少投资者跟风谴责推波助澜,造成了张冠李戴的戏剧性效果。

  算法交易是指使用计算机程序实时分析盘口状况,并自动报送交易订单。算法交易同样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,但它强调的是交易执行过程,而投资分析、交易决策、订单报送仍可以是手工执行的。在实操中,算法交易主要用于将大额交易订单拆分成若干小额订单,以减少市场摩擦,降低交易成本,隐藏交易者的意图。

  算法交易系统的使用与普通的网上交易系统类似,区别是需要选择算法策略,常用的算法如TWAP、VWAP、Snifer等,都预置在算法交易系统中,不需要投资者自己编写,因此算法交易的参与门槛相对较低。

  极速交易,顾名思义,即“超高速度”的证券交易。所谓超高速,是指交易订单从发出到被交易所接收的时间间隔极短,短至毫秒乃至微秒级别,必须借助计算机程序完成。在实操中,极速交易从分析到决策再到订单报送,都由计算机完成,整个过程与程序化交易基本一致。因此,极速交易可以被理解为“高速程序化交易”,或者说,极速交易是程序化交易的子集。

  图3展示了极速交易架构。从事极速交易的投资者将策略服务器部署到交易所托管机房,离交易所主机很近,其网络延迟远小于指令交易。极速交易架构提供了高速行情,使投资者可以较早获得实时行情,进行程序化的投资决策。极速交易架构的核心组件是极速交易系统,具有精简的技术架构、高效的计算性能,其硬件通常也是顶配。极速交易架构高配置、高性能、低延迟等特点,使其在交易速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。

  高频交易,顾名思义,即“超高频率”的证券交易。所谓超高频率,是指两笔交易订单的时间间隔极短,短至毫秒乃至微秒级别,例如投资者对同一只证券的频繁买入卖出,可视为高频交易。在实操中,高频交易的业务逻辑与极速交易类似,也是通过极速交易架构(参考图3)实现,因此高频交易可以被理解为“高频率的极速交易”,也就是说,高频交易是极速交易的子集,同理,高频交易也是程序化交易的子集。

  高频交易和极速交易是非常接近的概念,这表现在两者的系统架构基本一致,都依赖于交易所托管机房、高速行情和极速交易系统。两者的区别在于:极速交易强调的是交易速度,高频交易强调的是交易频率。

  计算机辅助交易是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交易方式,有较高的参与门槛,造成了资源不对等,也引来了种种非议。证券从业人员应该秉持科学、客观、严谨、公正的态度来对待计算机辅助交易,切勿盲目跟风、人云亦云。古有大禹治水,采用疏导而非封堵之策,顺应自然化害为利。我们对待计算机辅助交易,也应该因势利导,而不是一味采取禁止、限制等措施,应当使其更加规范、更加高效地为资本市场服务,充分发挥其价值。

  在同业交流中,我们发现很多证券从业人员对新兴技术缺乏了解,对计算机辅助交易的认知仅限于一知半解乃至曲解、误解,从而无法对投资者进行正确引导。

  为了让计算机辅助交易规范运作,证券从业人员应当提升自己相关的知识水平。证券公司应组织计算机辅助交易的专项培训,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后续教育中,也可适当增加相关内容,鼓励从业人员参与学习。

  计算机辅助交易在国内起步较晚,普及程度不高。而近年来市场的低迷,也让计算机辅助交易成为情绪发泄的对象。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交易,是证券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。

  开展计算机辅助交易业务的证券经营机构,应当定期组织专场投教活动,加强宣传和引导,邀请专业人员现场讲授,为投资者答疑解惑,进一步提升全市场对计算机辅助交易的认可度。

  近年来AI技术的突破性成就,尤其是生成式AI的普遍应用,极大地降低了程序编写的难度,使非IT专业人员有机会参与程序开发,也为广大投资者参与计算机辅助交易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行性。

  如何利用AI技术,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计算机辅助交易,可对此开展专项课题研究,并建立一套技术标准。同时,应当鼓励证券公司开展生成式AI辅助编程项目,为投资者提供AI编程环境,降低计算机辅助交易的参与门槛。

  以量化交易为代表的各类计算机辅助交易,都是现代证券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交易方式,面对市场波动、投资者抱怨、舆论声讨,证券从业人员应该以科学、客观、严谨、公正的态度来对待,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,完善监管措施,加强投资者教育,通过AI技术等手段降低其参与门槛,让计算机辅助交易能够更加高效地为资本市场创造价值,为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添砖助力。

免责声明
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、投资、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。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。
无论任何交易